青岛最早的娱乐中心:平民和富人都爱去,如今只剩游客了
发布时间:2023-12-06 阅读次数: 526次

提起青岛,你会想起来什么?

是缤纷多彩的八大关,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天主教堂,亦或是时尚大气的五四广场?

对于很多老青岛人来说,有关城市的记忆是从“劈柴院”开始的。这条狭窄的百年老街,是青岛市井文化的发源地,也是青岛百年沧桑最直接的见证者。

最早的娱乐中心

劈柴院形成于20世纪初,很长一段时间内,它都是青岛最具烟火气的地方。

也有人说,因为街道呈现“卜”字形,像极了劈叉,便叫作了劈叉院,慢慢地又改为了劈柴院。

20年代中期,青岛在此修了一条江宁路,建了几个大院,大院内多开设商店、饭铺,聚集了不少人气,于是劈柴院开始从院子转变为商业街。

如果你现在去劈柴院,会看到满大街的网红小吃,各种烧烤海鲜,可在当初,这里却是个门类齐全的市场。

当时劈柴院内,唱大鼓的、说评书的、说相声的、变魔术的,各种曲艺节目不断,日日夜夜,热闹非凡。

不太宽敞的院落内,成为了各路英雄豪杰的聚集地,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,就是在这里崭露头角的。年仅18岁的马三立出来闯荡江湖,一步步熬成了相声大师,其间心酸恐怕只有自己知道。

正因如此,1984年,功成名就后的马三立特意前来劈柴院,故地重游,寻访曾经奋斗过的回忆。

富人到此听曲看戏,平民百姓到此吃馄饨、锅饼、炉包、豆腐脑,这些小吃廉价又管饱,在当时很受欢迎。此时的劈柴院,是青岛唯一一处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都爱去的地方,成为了青岛最早的娱乐中心。

同质化美食街

正因劈柴院的历史,我才专程前来游览,不过结局却有点让我意外。

曾经的百年老街,已经变成了网红美食街,两旁售卖的多为烤鱿鱼、烤生蚝、海水豆腐等烂大街的小吃,街头走到街尾都一个样,同质化太严重,曾经的青岛老字号店铺早已消失。

店铺挤在两旁,小巷显得逼仄狭窄,那些曲艺会馆消失了踪影,耳边响的也不是相声大鼓,而是扯着嗓子的叫卖声。我环视一周,只有门口一尊变戏法的雕像,向游客诠释着曾经的故事。

我也看了下饭菜价格,发现着实不便宜,怪不得现在青岛本地人都不到劈柴院来了。来来往往的多是外地游客,有吵闹的旅游团,也有走一路拍一路的散客,基本都是看一眼便走。

这样的劈柴院是留不住游客的,目前这也是劈柴院的困境。因为青岛旅游淡旺季分明,所以商家都想在旺季多挣点钱,于是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小吃迅速兴起。

据说所知,这些做生意的多是外地人,专门跑各大旅游景点做流水线小吃,价格自然贵了许多,更谈不上什么口味。丧失了城市特色的劈柴院,对本地人乃至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正一步步降低。

好消息是,听说劈柴院正在升级改造,估计那时的劈柴院会是另外一番模样吧,到时我会再来看看它。

地址:山东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,不收门票。

作者:小鹿,知名旅行家!带你游遍中国各城市冷门、有趣、免费风景


参考资料
返回上一页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深圳圆梦助孕公司 深圳圆梦助孕公司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