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最常见的八种蛇
发布时间:2023-10-31 阅读次数: 785次

01 百花锦蛇:

外貌特征:百花锦蛇全长可达200厘米,体重1-2kg。头部近似鸭梨状,呈赭红色,唇部及体背为灰色,背中央有30-32块大的近乎六角形的红褐色斑纹,斑纹边缘为黑色,在斑纹之间及体侧有一系列比较小的具有同样颜色的斑点。尾部呈淡红色,有11-13块黑斑纹,腹面白色。颈下方及体部尾部下方为黑白相间的方格斑。

习性和行为:百花锦蛇是嗜肉动物,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,也会捕食小型鸟类、蛙类等。百花锦蛇是昼夜活动的蛇种,行动迅速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百花锦蛇是中国两广地区的特有种,也分布于越南等地。

保护状况:百花锦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2 黑眉锦蛇:

外貌特征: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,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: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,体背的前、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,略似秤星,故又名秤星蛇: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,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,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。

习性和行为:黑眉锦蛇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,也会捕食其他小型爬行动物和昆虫。黑眉锦蛇是昼夜活动的蛇种,行动迅速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黑眉锦蛇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和东南部,也分布于台湾、菲律宾等地。

保护状况:黑眉锦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3 钝尾两头蛇:

外貌特征:钝尾两头蛇体全长约35cm,尾部粗钝,有黄色斑纹;尾部形状、粗细、花纹与头部相似,且有相似的黄色斑,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,故此名为两头蛇。体色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背面全为灰黑色,鳞片的外缘黑色,构成网纹;另一类是背部灰褐色。

习性和行为:钝尾两头蛇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。它们是昼夜活动的蛇种,行动缓慢,喜欢隐藏在落叶和草丛中。

栖息地和分布:钝尾两头蛇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和东南部,也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泰国等地。

保护状况:钝尾两头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4 细白环蛇:

外貌特征:细白环蛇体型较小,全长约50厘米。头部呈三角形,体背为暗棕色或深灰色,有许多白色或黄色环带,尾巴上也有环带,但颜色较淡。

习性和行为:细白环蛇主要以蛙类、蜥蜴和昆虫为食。它们是夜行性蛇种,行动迅速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细白环蛇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福建、广西、海南等地,也分布于越南、老挝、泰国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等地。

保护状况:细白环蛇未被列入保护动物名录。

05 老挝白环蛇:

外貌特征:老挝白环蛇全长约1米,头部近似三角形,体背为灰色或棕灰色,有许多白色或黄色环带,尾巴上也有环带,但颜色淡。

习性和行为:老挝白环蛇主要以蜥蜴和青蛙为食。它们是夜行性蛇种,行动迅速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老挝白环蛇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,也分布于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地。

保护状况:老挝白环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6 金环蛇:

外貌特征:金环蛇全长可达1.8米,体背为黄褐色或浅棕色,有许多黑色环带,尾巴上也有环带,但颜色淡。头部呈三角形,具有明显的眼镜斑,眼睛周围为黑色。

习性和行为:金环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,也会捕食鸟类、蛇类等。它们是夜行性蛇种,行动缓慢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金环蛇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和东南部,也分布于东南亚地区。

保护状况:金环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7 舟山眼镜蛇:

外貌特征:舟山眼镜蛇全长可达1.5米,体背为黑色或深褐色,头部呈三角形,有明显的眼镜斑,眼睛周围为黑色。

习性和行为:舟山眼镜蛇主要以蛙类、鸟类、鼠类等为食。它们是夜行性蛇种,行动缓慢,攀爬能力强。

栖息地和分布:舟山眼镜蛇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福建、广东、海南等地,也分布于东南亚地区。

保护状况:舟山眼镜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08 丽纹蛇:

外貌特征:丽纹蛇全长约1米,体背为红色,有许多黑色环带,头部呈三角形,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环带。

习性和行为:丽纹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,也会捕食蛇类、鸟类等。它们是夜行性蛇种,行动缓慢,攀爬能力较弱。

栖息地和分布:丽纹蛇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南方地区,也分布于东南亚地区。

保护状况:丽纹蛇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,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因其毒性极强,被广泛用于中药材中,数量逐渐减少,受到严格保护。


参考资料
返回上一页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深圳圆梦助孕公司 深圳圆梦助孕公司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